刺激经济发展需兼顾产品结构的调整
12月1日开始执行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等商品增值税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几十种 机床 工具出口退税率调高。应该说,国家此时出台这项政策,是出于整体刺激经济发展的考虑,但是由于机床工具行业的专业性以及特殊性,政策的制定不妨兼顾产品结构的调整。
几十种机床工具产品中,工具类产品的调整幅度较大,上升6%,达到11%。整个机械制造行业的出口退税率,一般的调整幅度多在2%左右,量大面广的汽车行业的调整也在这个水平。工具类产品6%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在本次机械类产品税收调整中税率提升最高。
当然,如此高的税率调整,对一些以出口为主的 刀具企业形成利好,但对于整个行业的影响却值得商榷。如政策中所列举的“其他材料制工作部件的钻孔工具”即高速钢麻花钻,其主要原料为钨。虽然我国钨的蕴藏量还比较丰富,但它毕竟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可使用量有限。同时,由于高速钢麻花钻的出口价格很低,只有几美元或者更少,所以即使某些刀具出口企业有相当数额的出口量,但其所获得的利润却很少。因此,几年以来,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以及工具分会都一直在呼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希望行业减少高速钢刀具的生产,转而研发和生产硬质合金刀具。
机床类产品如 牛头 刨床、 拉床等这次也被纳入退税调整名单。前几年行业协会就呼吁停产这类高耗能、低利润产品,现在又将其出口退税率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13%,有关专家表示,这基本是材料的直接出口,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
机床工具行业虽然在整个机械制造行业中所占的比重并不是很大,但是由于其涉及国防建设安全,且专业性很强,其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往往需要经过一大批专家的反复论证。2001年,国务院进行体制改革,国家机械局被撤销,原有职能划入国家经贸委。我国机械工业管理体制发生的变化,使得机床工具行业缺乏直接的上级职能管理部门。虽然近期成立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但毕竟时间短,对行业的情况也不是了解很深。因此机床工具行业的政策制定,也不妨多方听取专家的意见。
税收政策是国家调节行业的一个有力杠杆,通过各种税收政策的运用包括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国家可以对某个行业、某项产品发出增产或者减产的信号,从而对行业起到调整与引导的作用。一旦发出的信号偏离主旨,则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对于机床工具这样专业性极强的行业,其信号的正确与否不容忽视。
因此,有关专家建议要在扩大出口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具有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在机床工具行业增加那些中等偏上产品的出口。小 钻床、小 铣床这些产品,企业不是不可以出口,但国家的态度要很明确:不鼓励、不支持,因为其附加值并不高。发展那些既有技术密集度又有劳动密集度的产品,一方面发挥中国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另一方面节约国家资源,让企业获得合理的利润。这样,中国的机床工具行业才能既增加出口,又能增加就业机会、创造外汇,行业得到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